新 聞 動 態(tài)
NEWS
|
2025良益特色班第一課-器官結構&生育期管理2025良益特色班第一課-器官結構&生育期管理 在2025年3月2日的西瓜種植課程中,良益特色班學員深入學習了西瓜的器官結構、育時期以及關鍵的栽培管理技術,這些知識對于提高西瓜種植效益具有重要
根系 西瓜根系由主根、側根和毛細根組成,主根可深入土壤 80cm 以上,根系分布范圍在主根周圍半徑 1.5m 內,主要的吸收根集中在 20 - 40cm 的耕作土層內。強大的根系是西瓜生長發(fā)育的基礎,能夠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(yǎng)分,為植株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。 莖 西瓜的莖包括下胚軸和子葉以上的瓜蔓部分,其顯著特征是在葉腋間能夠長出芽,進而形成子蔓和孫蔓。這些側枝的生長對于西瓜的株型構建和產量形成有著重要影響,合理的莖枝管理是西瓜栽培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之一。 葉 西瓜的葉由葉柄、葉脈和葉片構成,成年葉片呈現灰綠或深綠色,具有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。 西瓜的葉分為子葉和真葉,且為單葉互生,葉片上的氣孔是氣體交換的重要通道,對維持植株的生理活動至關重要。 花 西瓜的花為單性花,雌雄同株,雄花數量多且先于雌花開放,雌花數量相對較少且稍后開放。第二片真葉展開時,第一朵雌花開始分化,這一時期是決定花性別的關鍵階段。 西瓜花的壽命較短,通常清晨開放,午后閉合,被稱為半日花。不同品種的西瓜,其雌花著生位置有所差異,早熟品種在 5 - 7 節(jié)出現第一雌花,中熟品種在 7 - 9 節(jié),晚熟品種在 10 - 11 節(jié)。 果實 西瓜果實由外果皮、中果皮和胎座組成,其中胎座部分是可食用部分,富含糖分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(yǎng)成分,是西瓜的主要經濟價值所在。
西瓜的生育時期主要包括發(fā)芽期、幼苗期(團棵期)、伸蔓期和結果期。在不同的生育時期,西瓜的生長發(fā)育特點和對環(huán)境條件的要求有所不同,種植者需要根據這些特點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,以確保西瓜的正常生長和發(fā)育。
移栽時間 一般情況下,晴天是移栽的最佳時機,春季早上移栽較為適宜,秋季則以傍晚為佳,這樣可以減少移栽過程中的水分蒸發(fā)和植株損傷。 種植深度與密度 一般建議種植深度離地 1 - 2cm,爬蔓栽培的株距為 30cm 左右,吊蔓栽培則根據品種和栽培條件進行調整。同時,要注意定植穴的封土工作,確保植株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。 定根水 及時澆灌定根水是促進西瓜根系恢復和生長的關鍵措施。定根水可以使用清水或添加適量的藥劑,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和成活率。
易出現的問題 出現凍傷、漚根和燙傷等問題。凍傷多發(fā)生在低溫天氣,漚根則是由于土壤濕度過高,燙傷則是由于太陽猛烈照射和開棚通風時冷熱交替過大所致。 管理措施 注意保溫,避免植株受到低溫凍害;控制水分,防止土壤濕度過高導致漚根;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開棚通風,以減少燙傷的發(fā)生。同時,緩苗期盡量不要打藥,以免對植株造成不必要的傷害。
打頂整枝方法 打頂整枝是西瓜栽培中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,一般不留主蔓,在 4 - 5 葉時進行打頂,促進側蔓生長。側蔓生出的側蔓稱為孫蔓,孫蔓后面不再留枝。西瓜打頂后,側枝會迅速增長,此時可以進行整枝留蔓,常見的整枝方式有兩蔓整枝和三蔓整枝,兩蔓整枝保留一條結果蔓和一條營養(yǎng)蔓,三蔓整枝保留兩條結果蔓和一條營養(yǎng)蔓。 注意事項 根據西瓜的生長發(fā)育情況和栽培目標進行合理選擇,整枝后要及時進行防病處理,防止病菌侵入傷口。同時,剪刀等工具要進行消毒處理,避免交叉感染。
移苗準備 選擇壯苗:選擇根系發(fā)達、葉片完整、無病蟲害的西瓜幼苗。 準備土壤:選擇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,提前進行翻耕和施肥。 移苗操作
起苗:用鏟子輕輕將幼苗從育苗床中挖出,盡量保留完整的根系。 定植:將幼苗放入定植穴中,深度以離地 1 - 2cm 為宜,確保根系舒展。
封土:輕輕將土壤覆蓋在幼苗根部,壓實土壤,確保幼苗穩(wěn)固。
澆水:澆足定根水,使用清水或添加適量的生根劑,促進根系恢復。 移苗后的管理 保溫保濕:移苗后要注意保溫保濕,避免強光直射和大風。 觀察生長:定期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,及時處理病蟲害和不良癥狀。
通過一天的學習和實踐,大家對西瓜的器官結構、生育時期以及關鍵的栽培管理技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 這些知識將為大家在西瓜種植過程中提供重要的理論指導,幫助大家提高西瓜的產量和品質。 |












